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注册普通用户

 2016年成人高考报名火热进行中,在2016年实现自己学历和专业的提升与飞跃,给自己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赢得职场竞争中的先机!报名咨询热线: 0536-8232768 (24小时)

 您是第 位客人

 


青年人才开始“冒尖” 两大奖得主70后占比过半

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大榜”1月8日揭晓,295个项目榜上有名,包括42项自然科学奖,66项技术发明奖,187项科技进步奖;另有7名外籍科技专家获得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被称作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年后再次“空缺”,该奖项的上一次空缺,是在2004年。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这意味着,该奖项在某一年度有可能颁给1人,也可能颁给2人,或是空缺,这些情况均符合条例规定。

截至2015年,共有25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除2004年、2015年空缺,2002年、2003年、2006年为1人获奖外,其余年份均是两人获奖,其中包括袁隆平、王选等公众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去年,这一奖项颁给了核物理学家、被称作设计中国氢弹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他曾为我国氢弹研制隐姓埋名30年。

1月8日,另一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奖一等奖的纪录。

自然科学一等奖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授予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突破性进展、被学术界公认并广泛引用的中国公民。此前,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不过,在过去十几年里,该奖9次出现空缺。2013年起,这一局面开始改变,到今年已连续3年产生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志敏说,这意味着我国重大原创科学成果接连产出,基础研究发展的势头喜人。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办的统计,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3大奖项受理项目和评审通过项目总数进一步减少,总数比2011年减少21%,科技进步奖减少近100项,减幅近35%。陈志敏表示,此举是为响应以“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为重点的科技奖励改革。

陈志敏说,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结果中可以发现,青年人才开始“冒尖”,并成为引领“双创”的主力军。从整体来看,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7.6岁,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54.3岁。在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完成人中,70后超过一半。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都是39岁,科技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38岁。陈志敏说,这些人活跃在科技创新第一线,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潜力值得期待。

据了解,为坚持激励青年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奖已经连续3年为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开辟不受指标限制的推荐渠道。

青年人才开始“冒尖” 两大奖得主70后占比过半2016-1-9 本文被阅读 1382 次

友情链接



·校园招聘 ·人民大学预科班 ·开课吧论坛 ·中考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 ·潍坊招聘网
·鲁信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潍坊教育培训网 ·潍坊保安学校 ·山东教育招考院 ·山东家教潍坊站 ·中国高教学信网
 

首页最新新闻最新公告教育新闻成考指南在线教育复习指导历年试题在线咨询在线报名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潍坊高新区渤海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百度潍坊. 中迅网络鲁ICP备16014555号-3
联系电话:0536-8232768 8711200(24小时) 传真:0536-8232768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胜利街与虞河路交叉口西南角泰康大厦705室
鲁ICP备案:07023207鲁公网安备 37079002000117号 2213927035  1053667190